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89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8篇
  1970年   7篇
  196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在花生四烯酸生产菌高山被孢霉代谢组学研究中,需利用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手段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比较了3种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及不同色谱柱条件下GC-MS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冷甲醇淬灭分别较液氮直接淬灭及真空过滤后,减少了胞内代谢物的泄露并更好地实现了胞外及胞内代谢物的分离。在对代谢物分析的比较中,极性色谱柱(DB-FFAP)检出的代谢物仅为11种,主要为有机酸、醛类;而代谢物经衍生化后采用非极性色谱柱(DB-5)共检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糖、糖苷及醇类。  相似文献   
92.
陈宁  武艺  刘冰  许颖  季宇彬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699-3708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其绝对构型的确定十分困难。近年来,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由于其用量少、精度高等优点,在测定绝对构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就电子圆二色谱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了提高禽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检测效率, 了解高分子量铁调节蛋白2基因(irp2)和整合酶基因(int)在不同株禽源HPI+大肠杆菌间的同源性, 进一步揭示禽源大肠杆菌HPI的转移规律。【方法】利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 建立针对HPI核心基因irp2和fyuA的双重PCR, 运用双重PCR方法检测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 并对检出的7株HPI阳性(HPI+)大肠杆菌进行irp2和int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同时结合这7株大肠杆菌的ERIC-PCR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int基因的分布特点。【结果】结果显示, 新建立的双重PCR能特异性扩增出HPI核心基因; ERIC-PCR分析显示, HPI+大肠杆菌间差异均大于5%; HPI+大肠杆菌irp2基因高度保守(同源性大于99%), 而int基因虽然都位于asn-tRNA位点, 但基因序列在部分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了一种可以用于HPI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双重PCR方法, 并推测区域外同源重组可能是HPI基因在大肠杆菌间水平转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4.
丛枝菌根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中的作用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不仅是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理学和生态学问题,尤其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入侵植物和本地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外来植物入侵程度。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土壤中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生物,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过程中发挥多种不同作用。文章系统总结了AMF对入侵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中AMF发挥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探讨了AMF与入侵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AMF一入侵植物关系的影响:对AMF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探索控制生物入侵的新途径、为我国开展外来植物入侵研究与防控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调控寄主的生理机制,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血淋巴总糖、蛋白质及虫体脂类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寄生后连续5 d的观察时间内,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含量从寄生后第1天开始就高于未寄生寄主幼虫,且在寄生后第2至5天达到显著水平;除寄生后第3天外,被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总蛋白质含量始终低于未寄生幼虫,且在寄生后第1、4、5天达到显著水平;甜菜夜蛾被寄生后,虫体脂质含量始终高于未寄生幼虫,且从寄生后第2天开始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揭示,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刺激了寄主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合成,但抑制了其蛋白质合成,同时也刺激了甜菜夜蛾虫体脂质合成。  相似文献   
96.
Anti-apoptotic Bcl-2 family proteins are important oncology therapeutic targets. To date, BH3 mimetics that abrogate anti-apoptotic activity have largely been directed at Bcl-2 and/or Bcl-xL. One observed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these inhibitors is increased Mcl-1 levels in cells exposed to such therapeutics. For this reason, and because Mcl-1 is important in the onset of lymphoid, myeloid, and other cancers, it has become a target of great interest. However,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displaying potency and selectivity for Mcl-1 are lacking. Identifying such compounds has been challenging due to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he target selectivity observed at the biochemical level to the cellular level. Herein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n HTS strategy coupled with directed hit optimization. Compounds identified have selective Mcl-1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greater than 100-fold reduced affinity for Bcl-xL. The selectivity of these compounds at the cellular level was validated using BH3 profiling, a novel personalized diagnostic approach. This assay provide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biomarker that allow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s based upon their dependencies on various anti-apoptotic Bcl-2 proteins. We demonstrate that cells dependent on Mcl-1 or Bcl-2/Bcl-xL for survival are commensurately responsive to compounds that genuinely target those protein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 9 with uniquely validated and selective Mcl-1 inhibitory activity provides a valuable tool to those studying the intrinsic apoptosis pathway and highlights an important approa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first-in-class cancer therapeutic.  相似文献   
97.
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12个县市选取浙江省2009年CFI体系的95个杉木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95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20个杉木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统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即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体系数据,推算全省杉木林BEF为0.7453t/m3,杉木林总生物量为3721.54万t,不确定性为5.739%;使用IPCC(1996)的碳密度缺省值(0.50)计,生长1 m3杉木吸收CO2 1.3663 t.  相似文献   
98.
季子敬  全先奎  王传宽 《生态学报》2013,33(20):6967-6974
叶片易受环境因子影响,其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不但与叶片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反映树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叶片结构的改变势必会改变树木的生理功能。同一树种长期生长在异质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和适应,会在形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产生变异,形成特定的地理种群。另外,母体所经受的环境胁迫也会影响到其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等特征。因此,了解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探索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适应机制的基础。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是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但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其现有的分布区。为了区分叶片对气候变化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本研究采用同质园法比较测定了6个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兴安落叶松种源的32年生树木的针叶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相关因子,利用石蜡切片方法分析了针叶的解剖结构特征、光合能力(Pmax-a)、水分利用效率(WUE)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厚度、叶肉细胞厚度、传输组织厚度、维管束厚度、内皮层厚度以及叶片总厚度均存在显著的种源间差异(P < 0.05)。叶肉细胞厚度与Pmax-a、气孔导度和WUE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5)。叶肉细胞厚度、表皮细胞厚度、叶片总厚度以及叶肉细胞厚度和表皮细胞厚度在叶片总厚度中所占比例均与种源地的干燥度指数(即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呈正线性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因对种源原地气候条件的长期适应而产生显著的差异,从而引起其针叶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等生理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有利于该树种在气候变化的情景下得以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99.
噬菌体和它们的宿主菌组成了地球上教目最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噬菌体靠寄生宿主菌来扩增繁衍。但在漫长的进化中,噬菌体与宿主菌间不单是捕食关系,它们间还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对抗机制,其中抵抗防御机制的抗防御机制也会促使抗.抗防御机制的产生。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噬菌体和宿主菌间的共进化保持着动态平衡。本文综述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更清楚地了解噬菌体与宿主菌间的关系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通过18S rDNA基因(SSU)序列,构建了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SSU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1 871 bp,核苷酸变异位点有709个,占序列长度的38%;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169个,占序列长度的9%.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都显示红索藻目的2个属独立于串珠藻目成单独分支,支持红索藻目的建立;胶串珠藻独立于其他串珠藻组植物,支持将其单独分组;数据同时支持将扭曲组和杂生组合并,建立Kumanoa属;但多芒组、绿色组、沼生组等因分子序列数据涉及的种类较少,其系统关系的确定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